「在幻變的生命裡,歲月,原是最大的小偷」
這部榮獲柏林影展水晶熊獎的電影果然威力驚人
讓我多次熱淚盈眶,感動至極…既使並不熟悉香港的發展史,
但絲毫不影響電影所散發的感動魅力
這部電影的故事並沒有多麼驚奇、特別
卻也是我們身邊最熟悉也最常聽聞的故事
講述的以做鞋為生的羅氏一家人於當時的經歷:
父親(任達華飾)負責製鞋
母親(吳君如飾)則負責家管和銷售的工作
品學兼優的長子羅進一(李治廷飾)同時跟同學 Flora談戀愛。
電影主線則是從頑皮愛惹禍的幼子羅進二(鍾紹圖飾)為敘事者
一家四口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,一條街道的居民
來自四面八方,在濃厚的人情味中互相扶持。
雖然生活困難,英國的警官不斷勒索收保護費,
但是能夠賺得兩餐的溫飽,他就會繼續撐下去。
直到有一天長子罹患癌症夫妻千方百計籌款送兒子到內地醫病,
無論日子再苦,他們仍然充滿樂觀期望兒子會康復,
然而生命總是幻變,即便如此,一家人永遠是一家人。
電影預告:
先來談談演員的部分吧!
飾演父母的任達華與吳君如就如同我們所熟悉的傳統父母一般,
父親寡言每天忙碌工作撐起一家四口,
母親斤斤計較省吃儉用,每天準備著三餐照料全家人;
然而當孩子犯錯時,打在孩身痛在父母心,
任達華一場斥責長子成績退步哪種恨鐵不成鋼的怒氣十分震撼;
而怒打犯錯的么子後又溫柔為他敷藥卻展現慈父的一面,
吳君如總是負責安撫老公一邊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免於挨打。
兩人老夫老妻的演出總令人不自覺得想起家裡的父母。
當我們融入這家庭後,
長子得癌症後父母的那種自責與痛苦也很快的感染到觀眾。
兩夫妻好不容易湊足了旅費卻只夠老婆與大兒子一同去北京求醫,
瞞著大兒子說要去北京探親的同時吳君如離開前轉身望著任達華,
眼中傾訴的那種擔心與期望,KEVIN鼻頭一酸眼淚就流了下來。
當然在後半段兩夫妻盡心盡力照顧長子的劇情更是場場催淚
面對一切困難,吳君如總說「做人總要信,總要信」
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著,卻依然不放棄任何希望
寫到這KEVIN就先打住了(其實眼睛又開始模糊了)
除了悲情外當然也有溫情的部分,任達華為了吳君如做了一雙鞋
這雙鞋看起來並不特別,
卻是為吳君如那雙每天爬山去醫院探望兒子還長雞眼的雙腳而做
任達華總說「鞋字半邊難」
吳君如總會接「也有半邊佳啊」
吳君如穿上鞋,邊走邊說「一步難,一步佳」,
走過了難,下一步就是佳了。
這一段是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幕,
面對生活的挑戰,似乎一切都可以樂觀看待。
除了吳君如與任達華外,另外兩位演員的表現同樣不俗
飾演長子的李治亭本身帥氣的模樣總令人想起青澀的王力宏,
片中也談起純純的愛戀。本身的他也是一位知名的歌手
飾演么子的鍾紹圖表現更為搶眼
自然不做作的演技簡直令人難以相信
這位九歲小男孩時而笑的迷人,卻也能哭得令人動容
劇情部分除了將這四口家庭的故事為主,
也將當年香港一條街上互助互愛,一支電話一條街一起用;
晚餐彼此共享的日子拍出來,哪時的無私分享總是令人懷念。
(就有如台灣早期的眷村生活一般)
另外也將曾經在1962年襲港的溫蒂颱風寫入
這場颱風也是片中的關鍵
將前半段的和樂與後半段的丕變做一個分界,
這場颱風不但讓羅家的鞋店幾近全毀,
更是發現長子罹患癌症的重點片段。
(關於颱風,我想我們也能感同身受的)
再來關於音樂也是一大功臣~
音樂也是KEVIN很喜歡的一個部份,
片中用了許多英文老歌,雖然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聽,
但卻搭配得天衣無縫。
如長子最愛的一首歌是
THE MONKEES的I WANNA BE FREE
據說當年他們的魅力不輸給貓王,還曾經打敗披頭四。
這首歌曲也展現了大兒子對富家千金以及想擺脫窮苦生活的寫照
當然也不能錯過這部片的主題曲
也是今年香港金像獎的最佳電影主題曲-不變的彩虹
不但旋律動人,歌詞更是貼切
最後的提醒
1。不要怕不懂香港的歷史,我也不懂,依然深受感動
2。記得要帶衛生紙,以免眼淚鼻涕要擦在衣袖上
3。看完後要記得好好珍惜家人
4。看玩後記得跟我分享你的感覺喔